2006年8月1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版:写真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宁武为何总不“宁”
王炤坤 谭博文/文 江宏景/摄

  从去年7月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山西省宁武县连续发生3起令人震惊的重大安全事故,共造成101人死亡。小小一个宁武县,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震惊全国的重大安全事故?许多人对这个县领导的执政能力提出质疑。

  塌陷惨剧揭开“黑口子”管理漏洞
  2006年8月4日,宁武县西马坊乡大辉窑沟煤矿因周边采空区突然大面积塌陷,引发一起安全事故,造成煤矿施工人员18人死亡。这是近年来我国煤矿因为地质塌陷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安全事故。
  大辉窑沟煤矿原属大辉窑沟村委会所有,2005年该矿获准进行采改提能。今年2月启动改扩建工程。
  近来宁武境内降下一场暴雨,致使大辉窑沟煤矿周围地表塌陷更加严重,黄土更加疏松。据村民反映,去年有人大肆私挖滥采“露头煤”,致使煤矿后方的山体地表出现裂缝,但没有引起矿方的重视。直到悲剧发生前,县国土资源部门或煤炭工业部门都没有发出塌陷预警或提示。
  记者看到,塌陷区像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南北长49米,东西长32米,陷落深度平均20多米。事发后3天,塌陷区仍向外冒着白烟。周围200米内私挖滥采的“黑口子”遍布,千疮百孔。离塌陷区仅三四米处就有过去人们挖过的“黑口子”。大辉窑沟村村民闫英梨说,一年前有很多本地人、陕西人在这里内外串通开“黑口子”,偷挖“露头煤”;去年3月,一私挖者租她的房子私藏炸药发生爆炸,毁了她的房屋后逃跑了,她至今四处寄宿。
  塌陷的直接诱因还未最后查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专家黄毅等人认为,可能是井下有人滥采,推倒煤矿的“保安煤柱”引发塌陷。随着这起事故的调查深入,“人祸”的色彩愈来愈浓。

  从私藏炸药到官商勾结
  大辉窑沟煤矿塌陷事故已经是一年多来宁武县发生的第三起重大安全事故。今年7月7日晨发生在东寨镇东寨村的因火灾引爆私藏炸药案,造成47人死亡。由于犯罪嫌疑人王二文也在爆炸中死亡,死伤人员的补偿金和医疗费1000多万元全都由宁武县政府“买单”。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民警一天内就在东寨村搜到了炸药324公斤、雷管877枚、硝铵620公斤、导火索880米、黑色火药20公斤。
  “7·7”爆炸地点东寨村距离“8·4”大辉窑沟煤矿仅50公里,两起事故发生相距不到一个月。
  一年前的2005年7月2日14时30分,宁武县阳方口镇贾家堡煤矿原接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初期统计死亡人数为19人,后发现还有17名遇难矿工被矿方恶意隐瞒并转移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此次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宁武县个别领导干部参与了事故瞒报,在全国造成极坏影响,暴露出官商勾结对安全生产的危害。
  宁武县的官商勾结案件并不止这一起,农业局副局长兼经济林开发公司经理郭勇,于2004年和他人承包宁武县化北屯联营煤矿,其名下总计入股80万元。在清理纠正时,郭勇出具虚假撤资证明,股金未能真正撤出。宁武县经济开发公司副经理郭吉才,于2004年在宁武县化北屯联营煤矿入股60万元。在清理纠正工作中,郭吉才采取由另一合伙人郭拴财给其打欠条的办法,所入股金未真正撤出。这两名干部都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屡屡发生的官商勾结案,使许多人质疑:当掌握行政权力的干部成为企业的股东时,他会为谁执政!

  执政能力显露四大忧患
  宁武县连续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既有生产性事故,也有非生产性事故,既有常规性的煤矿事故,也有非常规性的新型事故。宁武不“宁”,使昔日在忻州市GDP和财政收入排名靠前的宁武县名次大幅后移。自去年发生“7·2”事故以来,宁武县与煤炭经济相关的产业日益萧条,往日热闹的宾馆没人住了,饭店没人吃了,连拾荒者都在矿上捡不到啤酒瓶了,宁武县煤炭产业链受到了沉重打击。不仅如此,宁武县的经济还影响到离此不远的朔州市的经济,许多消费数据骤然下降。
  不少干部担忧,照此下去,宁武县经济将萎靡不振。当地的干部群众严重怀疑当地党委、政府和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忧干部“守土有责,领俸事公”的基本职业意识严重丧失。当地政府连一方水土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科学发展?宁武县东寨镇“7·7”特大爆炸案发生后,忻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天桐说:“这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差、工作不扎实、甚至失职渎职!”
  二忧“潜规则”盛行,国家政策规定成空文。宁武县委一位退休干部忧心忡忡地说:“打击私挖滥采、抓好安全生产、查禁非法爆炸品,这都是国务院常抓的大事。为什么偏偏在我们宁武,黑煤窑、黑炸药、违法顶风生产就能生存?”另一位在职干部说:“对策比政策多,利益比法规硬,成了基层的潜规则。”
  三忧“要命产业”何时能“长命”。宁武县一些干部反思,经济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一旦遭遇大型矿难等意外情况,经济马上下滑,是宁武县域经济的致命之处。煤炭是支柱产业、“皇粮产业”和“要命产业”。财政收入和发工资主要靠煤炭,重大事故不但夺去了许多无辜矿工的生命,同时也重创经济,老百姓生活被“卡脖子”。他们说,宁武县在农业上有明显的小杂粮特色,发展畜牧条件较好,汾河源头生态旅游资源禀赋独特,而主政者眼光只盯着煤炭,致使这些“潜力产业”成了长不大的“小老树”。
  四忧不吸取教训,推脱搪塞。“8·4”宁武煤矿塌陷事故发生后,一些县领导一味强调“这是偶然,是自然灾害”。山西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在谈到宁武这一连串事件时指出,区域内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绝不是偶然,党委、政府要善于从规律和机制的层次找问题、想办法。
  忻州市在严肃处理了一批事故责任人和失职、渎职干部的同时,调整了宁武县的党政领导班子。但如何消除这“四忧”,仍是摆在新班子面前的巨大考验。   
  据新华社